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Ga基因对糯玉米种质进行遗传改良.通过杂交、回交转育及混合花粉鉴定法,将配子体基因成功转育到糯玉米自交系上,为遗传隔离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改良的糯玉米在株高、穗位高上略高于糯玉米亲本,生育期晚1~3d,果穗长、行粒数、鲜穗重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他性状基本一致.
推荐文章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转基因
玉米
种质改良
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研究进展
胚囊
雌配子体
有性生殖
中国糯玉米wx基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中国糯玉米wx基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糯玉米
wx基因
遗传多样性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配子体基因在糯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作物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配子体基因 糯玉米 种质改良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283.2007.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余堂 渤海大学植物研究所辽宁省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性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84 624 13.0 21.0
2 陈兴奎 4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配子体基因
糯玉米
种质改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杂志
双月刊
1001-7283
11-180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82-22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7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