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之"三顾茅庐"中认为:"凡三往,乃见"为"一共去了三次,就见面了";并认为"三顾"是"多次"、"再三"、"频繁"的意思.笔者以为不可.应是:"总共去了(光顾)三次(隆中),第三次(哦)这才(在草庐)会见了".三顾草庐与孔明出山更不能混为一谈.
推荐文章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分析
《三顾茅庐》
教材
诸葛亮
刘备
诚心诚意
求贤若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与易中天教授辩"三顾草庐"
来源期刊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三顾草庐" "凡三往,乃见" 孔明出山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隆中对"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K235
字数 3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14X.2007.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顾草庐"
"凡三往,乃见"
孔明出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双月刊
2095-6584
42-1651/Z
大16开
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路18号
38-40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89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