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注入处理,在其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单株的纯化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进行了观察鉴定.随后,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两个株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多胚苗频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有效地改良,由此可以获得具有遗传变异特点的新种质,其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达条件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多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苗频率提高32.4 %~36.0 %.在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中,其苗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推荐文章
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变效应
同源四倍体水稻
低能氮离子束
诱变效应
低能氮离子注入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生物学效应
同源四倍体水稻
低能氮离子束
生物学效应
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IR36萌发的影响
同源四倍体水稻
N+注入
发芽率
吸水速率
膜透性
淀粉酶活性
同源四倍体水稻雌雄配子体的多态性
同源四倍体
水稻
雌雄配子体
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双胚苗水稻 形态特征 性状稳定性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4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7.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群策 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134 1146 18.0 25.0
2 赵帅鹏 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2 82 6.0 7.0
3 贾宏汝 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0 138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源四倍体
双胚苗水稻
形态特征
性状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官方网址:http://gongguan.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