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不同牧草品种在盐碱地上的适应性及种植模式对盐碱地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在重度盐碱地上仍能获得较高产量,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是单作苜蓿的3.70和4.90倍,是单作燕麦的4.27和7.80倍.粗蛋白产量是苜蓿与燕麦混作处理的4.5倍.不同种植模式中,燕麦和苜蓿混作时的脱盐效果最佳,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低6.13g/kg,且混作时作物鲜干比最大,适口性好,而且混作提高了鲜干草及蛋白质产量.单作模式中,燕麦脱盐效果最好,在盐碱地上有较强的适应性.
推荐文章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豆科
禾本科
混播组合
不同利用方式
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禾本科牧草
引种
试验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饲喂肉羊试验研究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青贮
育肥肉羊
7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抗旱牧草
土壤含水量
响应阈值
生理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抗盐碱种植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 耕作与栽培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牧草 抗盐碱 种植模式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8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239.2007.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宇坤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7 111 4.0 7.0
2 刘景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30 3294 28.0 45.0
3 陈培义 6 25 3.0 5.0
4 王胜利 3 5 2.0 2.0
5 扈学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5 146 4.0 5.0
6 赵东梅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23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牧草
抗盐碱
种植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耕作与栽培
双月刊
1008-2239
52-1065/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