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白交系为副区,材料均为华北地区近40年34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偏向关等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株粒数>空秆率>行粒数>千粒重>叶向值>秃尖度>穗位>生育期>ASI>倒伏率.只有通过提高单株粒数,才能加大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粒数.同时通过保持穗位、生育期在适当水平,强化耐密性的选择,选择千粒重高、雌雄协调、株型上举耐密且抗倒能力强的自交系,才能最终提高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因此,提高株粒数是提高玉米自交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不同年代
玉米杂交种
农艺性状
演变规律
杂种优势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通径分析
玉米
杂交种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青贮玉米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地区骨干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40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0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2 1800 21.0 42.0
2 李新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63 2374 24.0 48.0
3 张世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06 3026 30.0 52.0
4 张宝石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94 1503 22.0 34.0
5 谢振江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9 159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自交系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