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调衡膏作脊背不同部位敷贴对胸5~8关节紊乱并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胸5~8关节紊乱并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以手法纠正胸5~8小关节紊乱和腧穴点按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于胸5~8棘旁敷贴自制调衡膏,对照组于脾、胃、肾两侧腧穴敷贴调衡膏,以症状、体征及胃电图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敷贴部位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敷贴部位均能调整胸椎性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胃电活动(P<0.05或P<0.01),但胸5~8棘旁敷贴调衡膏更能调整患者的胃电活动(P<0.05).结论:胸5~8节段区域是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采用体表治疗方法的较适宜部位.
推荐文章
中药热奄包治疗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虚寒型胃痛
吴茱萸热奄包
疗效
贾六金运用三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经验
胃痛
三中汤
脾胃虚寒
贾六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敷贴不同部位治疗胸5~8关节紊乱并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广西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 胃痛 穴位敷贴 手法治疗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74.2
字数 27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719.2007.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泰来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17 127 7.0 11.0
2 陆美芬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14 150 7.0 12.0
3 周学龙 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 61 382 10.0 16.0
4 李新姣 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 6 1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椎小关节紊乱
胃痛
穴位敷贴
手法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中医药
双月刊
1003-0719
45-1123/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48-32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