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地表沉陷变形监测方面,如地震、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造成的地表形变,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所造成的地表形变具有影响空间范围小、沉降速度缓慢的特点,而差分干涉测量的精度又易受大气、时间和空间基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用D-InSAR对煤炭资源开采沉陷所造成的形变进行监测,具有更大的难度.为了验证D-InSAR技术对于该类沉陷的监测能力,选择了地表观测记录资料较为翔实、沉陷灾害比较严重的山西潞安矿区作为研究区域.结果表明,利用D-InSAR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地表沉陷的位置和分布范围,具备监测采煤沉陷地表变形的能力.下一步的研究,是希望建立基于D-InSAR技术的稳健、经济、高效的煤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监测系统.
推荐文章
基于D-InSAR技术的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
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测量
开采沉陷
监测
煤矿开采沉陷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煤矿开采
生态环境
开采沉陷
充填方法
矿区CORS-RTK测量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
CORS-RTK
水准测量
高程异常
高程拟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煤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差分干涉测量 煤矿开采沉陷 两轨法 数字矿山 多时相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矿山·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327
字数 39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07.07.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云甲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24 2491 24.0 38.0
2 杜培军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161 3419 32.0 50.0
3 王行风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40 471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差分干涉测量
煤矿开采沉陷
两轨法
数字矿山
多时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11-3033/TD
大16开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2-56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9
总下载数(次)
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