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摘要:
目的 观察顺时调节阴阳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睡眠时相紊乱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顺时调节阴阳法对心脾两虚、肾虚髓减偏阳虚者于午前阳气升发之时,予健脾温肾、补气活血之剂,使阳出于阴则寤,于午后阳气收藏之时,予养心安神之剂,使阳入于阴则寐;对于心肝阴虚、肾虚髓减偏阴虚者,于午前予醒神开窍、活血通络之剂,于午后滋阴潜阳、宁心安神之剂;对痰瘀交阻者及偏痰湿者,午前予健脾化痰、逐瘀醒神之剂,午后予安神定志之剂;偏痰热者,于午前予醒神开窍、活血通络之剂,于午后予清热化痰、安神定志之品.对照组80例,又分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用中药辨证施治法,对照2组用都可喜.3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睡眠时相、中医症状积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积分.结果 治疗组对改善血管性痴呆病人睡眠时相紊乱,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优于对照1组的62.5%与对照2组的55.0%(P<0.05或P<0.01);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87.5%与85.0%,明显优于对照2组的40.0%(P<0.01);3组对提高智能量表积分,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效.结论 顺时调节阴阳法不仅能改善睡眠时相紊乱症状,也能改善痴呆病情.且无任何毒副反应.
推荐文章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
针灸
针药结合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现状
血管性痴呆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艾灸疗法
针药结合疗法
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治疗进展
血管性痴呆
汤剂
针灸
中药
血管性痴呆的针刺治疗近况
血管性痴呆
针刺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顺时调节阴阳治疗血管性痴呆睡眠时相紊乱
来源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睡眠时相紊乱 顺时调节阴阳法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观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1|R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349.2007.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慧芬 10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性痴呆
睡眠时相紊乱
顺时调节阴阳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半月刊
1672-1349
14-1312/R
大16开
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200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65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3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