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80例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根据血小板采集方式和疗程的长短分为长期机采血小板组(简称长机组)、长期手工分离血小板组(简称长手组)、短期机采血小板组(简称短机组)和短期手工分离血小板组(简称短手组),每组20例.输注前和输注后24 h测定各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患者止凝血情况.结果 输注血小板24 h后,长机组、长手组、短机组和短手组血小板分别增加(4.1±2.6)×109/L、(3.8±3.0)×109/L、(14.2±6.2)×109/L和(27.4±13.0)×109/L.长期组提升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短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出血现象无明显好转;长机组和长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机组和短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短期组临床出血现象有明显改善.结论 短期组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长期组,手工分离血小板可明显提高短期组临床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无偿献血中手工血小板临床疗效探讨
手工分离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
机采血小板
临床疗效
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机采双份血小板
质量
影响因素
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的影响评估
血小板
血细胞分离机
血液粘附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临床疗效探讨
来源期刊 北京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手工分离血小板 临床疗效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输血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9-3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1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713.2007.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仲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输血科 8 36 4.0 5.0
2 王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输血科 27 148 8.0 11.0
3 梁晓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输血科 13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采血小板
手工分离血小板
临床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11-227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2-72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9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