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缺血性脑中风的根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益气化淤则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根本大法.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法的代表药方,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主要是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达到治疗的目的.(1)改善脑循环和能量代谢.(2)改变血液流变性.(3)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4)降低脑缺血性损伤后的损害作用.(5)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
推荐文章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应用进展
缺血性中风
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
脑卒中
气虚血瘀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 对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效果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缺血性脑中风
血塞通注射液
补阳还五汤
血脂水平
神经功能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60例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中风
中药治疗
加味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和非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疗效比较
补阳还五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缺血性中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近况
来源期刊 黑龙江中医药 学科
关键词 缺血性脑中风 益气活血法 补阵还五汤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封3
页数 -6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观荣 7 33 3.0 5.0
2 刘黎蓝 5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脑中风
益气活血法
补阵还五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中医药
双月刊
1000-9906
23-1221/R
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
14-29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7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4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