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咬合重建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及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有2组分别第3周、第9周停止磨牙,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合关系.双侧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切片行SP免疫组织化学反应(SABC法).光镜观察拍片,并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对照.SPSS10.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单侧咀嚼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TG内SP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 其非咀嚼侧明显低于咀嚼侧(P<0.01).早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其咀嚼侧与非咀嚼侧比较无差别(P>0.05).晚期恢复咬合实验组TG内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其非咀嚼侧明显低于咀嚼侧(P<0.05).结论:早期恢复咬合关系TG内SP表达可恢复正常,晚期恢复咬合关系SP表达不能恢复正常,SP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颌关节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咬合重建对大鼠三叉神经节P物质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物质 三叉神经节 咬合重建 大鼠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5.1
字数 2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51.2007.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延秀 泰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37 138 6.0 10.0
2 李晓光 泰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37 145 7.0 10.0
3 王青 泰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39 86 5.0 6.0
4 张林丽 泰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9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物质
三叉神经节
咬合重建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