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15个半合子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产量主要构成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研究了抗虫棉杂交种构成产量的主要性状间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陆地棉杂交种在Bt基因半合子状态下,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和综合作用均为第1位.衣分次之,综合作用为第2位,直接通径为第3位.铃重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较大,为第2位,综合作用为负值,主要是与衣分、株铃数较高的负相关所致.据此认为,不可片面追求铃重的提高,要特别注意协调与其他产量性状的关系.霜前皮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具有较高的负相关,对早熟性的选择应以在有效生长时间内具有较高的产量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宜.
推荐文章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与重要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
皮棉产量
经济性状
农艺性状
多元线性回归
半合子Bt基因抗虫棉几个主要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半合子
Bt基因抗虫棉
皮棉产量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抗虫杂交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农艺性状
抗虫杂交棉
常规棉与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的偏相关和通径分析
常规棉
杂交棉
产量因素
偏相关
通径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合子Bt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抗虫棉 半合子Bt基因 产量性状 相关系数 决定系数 通径系数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2
字数 32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7.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 11 36 5.0 5.0
2 崔秀珍 54 249 8.0 12.0
3 李哲 42 94 5.0 6.0
4 常俊香 11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虫棉
半合子Bt基因
产量性状
相关系数
决定系数
通径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