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漓江季节性的干旱和洪涝并存成为地方政府、有关专家和旅游行业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漓江流域的环境建设尤其是上游森林植被恢复,成为生态治理重点内容.漓江上游红壤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丛,植被的水分特征差异较大,植被的生态调节、水源涵养功能各异.在漓江上游红壤区开展4种模式的植被恢复和复合农林试验示范,3年的试验表明,乡土常绿阔叶树适应性强、有效保持水土,果林经济效益显著、但生态功能较差,木本药材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和潜在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查和试验示范,提出亚热带红壤退化山地农林经营的植物种类和复合模式,对漓江流域水资源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推荐文章
漓江流域红壤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结构动态和生物量变化
漓江流域
红壤区
生态恢复
植被结构动态
生物量
漓江上游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群落环境因子差异
漓江流域
红壤侵蚀区
小气候
植被恢复
漓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与规划研究
漓江流域
森林景观
生态恢复
漓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侵蚀影响因子典型分析
漓江流域
水土流失
岩溶小流域
侵蚀影响因子
影响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植被演替与复合农林试验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植被演替 红壤侵蚀区 生态恢复 复合农林模式 漓江流域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8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48.15+6
字数 92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7.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先琨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40 1337 21.0 36.0
2 向悟生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18 533 13.0 18.0
3 吕仕洪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16 390 11.0 16.0
4 陆树华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14 251 10.0 14.0
5 黄玉清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17 605 14.0 17.0
6 谢旭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6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9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演替
红壤侵蚀区
生态恢复
复合农林模式
漓江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