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一个10 Gbit/s光纤传输系统平台,实现了10 G光信号无中继、无误码传输,系统采用了NRZ码、高性能的GaInAsP多量子阱DFB激光器、LiNbO3电光调制器.进行了系统的传输实验,得到了系统的各项指标参数,分析了影响系统传输质量的因素,研究了传输系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无中继距离为84 km,采用了CWDM技术对信号进行复用.在误码率为10-12时,接收机的最小接收光功率可达到-26.76 dBm.系统的功率代价为0.49 dB,没有出现误码率平台.实验还对发送光信号的消光比与接收机灵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连续观察24 h无误码.
推荐文章
外调制器啁啾对10 Gbit/s色散补偿系统的影响
光通信系统
数值模拟
外调制器
啁啾
电眼图代价
基于双导频信号外调制射频光传输技术的研究
M-Z LiNbO3外调制器
最佳偏置点
双导频信号
非线性失真
外调制光发射模块
密集波分复用(DWDM)
EA调制
LiNbO3外调制
消光比
灵敏度
高功率MgO:LiNbO3波导调制器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集成光学
非线性效应
光束传播算法
光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iNbO3外调制器的10 Gbit/s光纤传输系统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通信 消光比 眼图 光接收灵敏度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应用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29.1|TN761
字数 23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924X.2007.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玉彬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37 255 10.0 15.0
2 王天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2 202 9.0 13.0
3 霍佳雨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9 42 3.0 6.0
4 靳江涛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 14 1.0 2.0
5 闫红伟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 13 1.0 1.0
6 李沛然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通信
消光比
眼图
光接收灵敏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