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参照一些植物蛋白的提取方法,初步确定了铜绿微囊藻总蛋白的提取方法,即TCA-丙酮法,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路线,即双向凝胶电泳(2-D PAG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分析,建立了铜绿微囊藻在对数生长期的蛋白质组分子解剖图谱.将铜绿微囊藻接种于BG-11培养基28℃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提取藻种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从2-D PAGE图谱中随机选取110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鉴定,检索发现21个确定为数据库中收录的蓝藻的基因或蛋白,其中10个为数据库中收录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CC6803或微囊藻的基因或蛋白.
推荐文章
以核糖体蛋白质鉴别铜绿微囊藻的应用分析
核糖体蛋白质
铜绿微囊藻
MALDI-TOFMS
蓝藻水华
低氧化还原电位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及恢复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
氧化还原电位
生长抑制
恢复
SOD酶
叶绿素a
温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鱼腥藻(Anabaena sp.)生长及胞外有机物产生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碱性磷酸酶活性
胞外多糖
温度
巢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初步建立
来源期刊 高技术通讯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铜绿微囊藻 双向电泳 肽质量指纹图谱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2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3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0470.2007.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军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5 265 10.0 14.0
2 钱方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白质组学
铜绿微囊藻
双向电泳
肽质量指纹图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技术通讯
月刊
1002-0470
11-2770/N
大16开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
82-516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921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