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破坏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合理留设防水煤柱、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参数.目前,常用的探测方法主要有冲洗液法、注水实验法、电阻率法、地震勘探法等.但是,上述方法由于数据采集速度和数据采集数量的限制,往往难以探测到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最大值.将基于二极电阻率法的并行网络电法监测系统应用于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中,可以适时探测到导水裂隙带的发展过程,较准确地探测到其发展的最大高度.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矿井回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的工程实践中.
推荐文章
基于二极电阻率法的并行电法勘探技术
二极法
并行采集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地震勘探
隧道含水构造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
超前地质预报
含水构造
直流电阻率法
正演模拟
反演
阻尼最小二乘法
物理模型试验
用交流电阻率法探测煤矿导(含)水构造
交流电阻率法
煤矿
采前探测
含水构造
并行电法矿井水害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并行电法
矿井水害
观测系统
电阻率反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并行电阻率法的导水裂隙带适时探测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煤矿安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并行 导水裂隙带 电阻率法 适时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743
字数 56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496X.2007.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桦 12 115 6.0 10.0
3 程桦 130 1278 19.0 30.0
7 刘盛东 28 729 17.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7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并行
导水裂隙带
电阻率法
适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矿安全
月刊
1003-496X
21-1232/TD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8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7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