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裂缝性灰岩油藏普遍存在开发初期见水快、含水升高快的问题,采用堵水酸化联作工艺技术解决了此类问题.以大港油田王徐庄油田为研究目标,进行了裂缝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方法研究,建立了堵水酸化联作工艺技术的数值模型和基于数值模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能够解释现场应用时的各种现象和效果,揭示了本项技术的堵水机理、酸化沟通机理、堵剂对酸液的转向和缓速机理、酸化增强堵水的选择性机理,优选了堵水酸化联作工艺技术的各种处理药剂.在大港油田进行了5口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此项技术不仅为王徐庄油田找到了新的增产、控水技术手段,也为其他裂缝性灰岩油藏的开发措施提供了借鉴.
推荐文章
低渗砂岩油藏酸化解堵技术研究
砂岩
酸化
解堵技术
提高采收率
长庆低渗油藏暂堵酸化技术研究
暂堵剂
暂堵酸化
酸化
增产措施
非均质性油藏
裂缝性藻灰岩储层识别技术研究
测井解释
藻灰岩
裂缝
成像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阵列感应测井
储层识别
三塘湖盆地裂缝性油藏保护储层暂堵技术研究
聚合物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裂缝性油藏
钻井液配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缝性灰岩油藏堵水酸化联作技术研究与试验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灰岩 油气藏 裂缝 堵水 酸化 联作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钻采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3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07.2007.06.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红江 大港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13 74 6.0 7.0
2 吴长胤 4 16 2.0 4.0
3 唐兰芳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岩
油气藏
裂缝
堵水
酸化
联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