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图形是数据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在地震解释过程中,图形既是看数据的手段,也是最终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各类等值线图,它在解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地震解释过程中,人们认为等值线不可能通过计算机自动形成,其难度主要表现在:复杂曲面的生成;空间数据的去噪(表现为等值线的光滑程度);空间数据点的可靠程度不同.因此图形大多是通过手工勾绘或大量的人工参与来完成.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周期长.
推荐文章
层拉平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深化应用
地震层拉平
地层切片
沿层切片
古地貌
古构造
构造演化
平衡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
岩溶地震解释技术及其应用
古潜山
岩溶
地震解释
数字测图技术在矿山测量过程中的运用
数字测土技术
GPS静态测量技术
矿山测量
布网方案
利用CASS 5.1成图的过程
CASS 5.1
成图
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解释过程中的自动成图技术
来源期刊 数字石油和化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字油田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国强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数字石油和化工
月刊
1673-4300
11-5386/TQ
大16开
北京市安外小关街53号化信大厦B座402
82-21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