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6周末各组大鼠进行血压及肾功能(Scr、BUN)的测定;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术后第6周收缩压、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缬沙坦及苯那普利组收缩压、LVMI及室间隔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心肌TGF-β1、FN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及苯那普利能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心肌TGF-β1、FN表达来实现的.
推荐文章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肾小球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
缬沙坦与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效应的比较
自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缬沙坦
苯那普利
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钠泵和钙泵的影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Na+-K+-ATP酶
Ca2+-ATP酶
缬沙坦
苯那普利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心肌病变的治疗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慢性肾衰竭
左室肥厚
内皮素
一氧化氮合酶
转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受体,血管紧张素 肾功能衰竭,慢性 肥大,左心室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6-14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2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7.07.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道友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 60 203 8.0 9.0
2 杨利才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 26 99 6.0 8.0
3 朱新俭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 8 20 3.0 4.0
4 高潮清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 21 66 5.0 7.0
5 徐海红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 22 89 6.0 8.0
6 汪裕伟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内科 29 8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受体,血管紧张素
肾功能衰竭,慢性
肥大,左心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