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药有四气五味之性,病有寒热温凉之分,疾病所属脏腑有味的喜恶;药性的四气五味涵盖着其升降沉浮之性,升降出入又是脏腑气化功能的表现形式.因此,气味和升降沉浮将药与病有机联系起来.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致脾胃辎重太过、郁滞化热密切相关,可责之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基于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治疗时当选苦寒之品,寒可除热,苦可泻脾壅,苦寒药泻辎重除郁热,兼以辛味酸味调畅气机.
推荐文章
五味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
五味消渴丸
糖尿病前期
生活方式干预
血糖水平
血脂水平
脾瘅
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机理探析
糖尿病
@五味消毒方
中医病机
五味消毒饮对糖尿病足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味消毒饮
糖尿病足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抗炎
体质分类和四气五味理论指导降压药配伍初探
高血压病
中医体质
四气五味
降压西药
配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的糖尿病治法新探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四气五味 糖尿病 中医治疗 辛开苦降 苦酸制甜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证治探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87.1
字数 28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7.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仝小林 286 2031 23.0 35.0
2 李洪皎 19 157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气五味
糖尿病
中医治疗
辛开苦降
苦酸制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