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庄浪县小麦条锈病越夏期病源发生的特点是:病菌源头在高寒阴湿山区;阴坡地自生麦苗始见期早,菌源量大;有效菌源寄主生长时间长、范围广;密度高、苗龄大的自生麦苗发病重.通过对1989-2006年小麦条锈病越夏调查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越夏病菌量与8-9月降水量和当年条锈病流行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温度≥22 ℃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并组建了越夏病菌量测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达到94.4%.
推荐文章
庄浪县天然草原产草量测定
天然草原
温性草甸草原
温性草原
产草量
崆峒区控制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应采取的措施
崆峒区
小麦条锈病
菌源地
越夏菌源
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
小麦条锈病
传染性
防治办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庄浪县小麦条锈病越夏特点及其菌源量预报
来源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越夏特点 菌源量预测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S435.121.42
字数 2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07.09.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条锈病
越夏特点
菌源量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农业科技
月刊
1001-1463
62-1050/S
大16开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54-8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