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5~2006年从山东泰安、济南、烟台、威海等地采集大白菜黑腐病病害标样25份,室内分离纯化获得65个菌株. 经致病性测定后选出致病力较强的4个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生物学特性反应表现基本一致,16S-ITS rDNA序列分析表明供试病原菌与Genbank中的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的同源性是99.6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反应确认引起山东省大白菜黑腐病的致病菌是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推荐文章
樱桃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樱桃根腐病
病原鉴定
腹状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蕨麻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蕨麻
镰刀菌属
病原真菌
生物学特性
甘肃省党参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党参
菌核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大白菜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大白菜菌核病
菌核菌
鉴定
ITS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东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白菜 黑腐病 病原鉴定 致病性测定 16S-ITS测序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6.341.1+9
字数 2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07.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广民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5 657 15.0 24.0
2 赵永强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7 87 6.0 7.0
3 张薇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7 87 6.0 7.0
4 张成玲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6 58 4.0 6.0
5 解永梅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白菜
黑腐病
病原鉴定
致病性测定
16S-ITS测序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