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穿刺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行性,分析两者的毗邻关系及相关限制因素.方法 对110例成年中国人头部薄层CT轴位原始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圆孔、卵圆孔、翼腭窝(管)、Meckel腔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测量蝶窦外侧壁至诸结构的骨壁厚度.结果 ①圆孔紧靠蝶窦外侧壁的前外下方,骨壁厚度<2 mm者84例(76%);②重组图像可显示翼腭管全程,翼腭窝与蝶窦前下外侧壁之间的骨壁厚度<2 mm者77例(70%);③卵圆孔距离蝶窦外侧壁距离>5 mm 98例(89%);④由蝶窦腔内经颈内动脉管前方入路,斜向后下外方可及Meckel腔,骨壁厚度1~5 mm,颈动脉管为重要骨性标志.结论 经蝶窦内可分别穿刺或开放圆孔、翼腭窝和Meckel腔,而经蝶窦内穿刺卵圆孔基本不可行;经蝶窦入路至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及性与蝶窦气腔的位置和扩展程度有关.
推荐文章
CT/MRI图像融合界面导航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的临床对照研究
三叉神经痛
电凝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根表层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研究
临床解剖
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感觉根
束切断术
三 叉神经痛
CT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位技术
卵圆孔
三叉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数据对经蝶窦入路穿刺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经蝶窦入路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
字数 3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22X.2007.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克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267 2390 21.0 36.0
2 赵光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15 80 5.0 8.0
3 凌华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45 367 11.0 17.0
4 柴维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68 422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叉神经
经蝶窦入路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