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19个贵州地方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9×10)配成90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穗粒重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上,各亲本的不同性状的效应值不同,选出了1、12、14、17等4个比较优良的自交系;在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上,所有组合不同性状的各个效应值的排名不同,其中12、34、26等是比较优良的杂交组合.总配合力分析得出,穗粒重总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前10位的组合分别为68、3、35、33、85、81、38、53、9、8.
推荐文章
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
主要农艺性状
配合力
7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
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早熟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3.032
字数 2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07.z1.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哲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31 176 7.0 12.0
2 戴保威 贵州大学农学院 44 448 13.0 18.0
3 叶雨盛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7 202 8.0 13.0
4 曾桂萍 贵州大学农学院 31 142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