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干、湿法熄焦焦炭性能之间的差异,对武钢的干、湿法熄焦焦炭进行了常规、粒度、结构、强度、热性能、催化、光学组织等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湿法熄焦焦炭相比,干法熄焦焦炭在平均粒度、粒度均匀系数、机械强度、热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灰成分催化指数MCI、光学组织指数OTI基本不变;而吸碱能力强,抗碱能力弱,但是吸碱后的热性能仍优于湿法熄焦焦炭;吸硼能力弱、钝化效果差,钝化后干法熄焦焦炭的热性能稍低于湿法熄焦焦炭.
推荐文章
干法熄焦与湿法熄焦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影响
干焦
湿焦
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干熄焦与湿熄焦性能差别研究
干熄焦
湿熄焦
焦炭空隙度
透气性
有害元素
炼焦方式和熄焦方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捣固炼焦
顶装炼焦
干法熄焦
湿法熄焦
焦炭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武钢干、湿法熄焦焦炭性能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钢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干、湿法熄焦焦炭 对比研究 性能差异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原料与炼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06
字数 41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49-749X.2007.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尚国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5 41 3.0 5.0
2 史世庄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与资源环境学院 33 258 9.0 15.0
3 常红兵 7 32 3.0 5.0
4 周尽晖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与资源环境学院 24 124 6.0 10.0
5 刘智平 9 6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湿法熄焦焦炭
对比研究
性能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
月刊
0449-749X
11-2118/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2-236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4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6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