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稀土永磁夹板对家兔骨折愈合质量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50只,建立双前肢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左侧用稀土永磁夹板固定,作为实验侧;右侧用内镶铅片小夹板固定,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1、2、3、4、6周摄双前肢X线片后取材,进行HE及BMP-2、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 X线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比较,实验侧愈合明显快于对照侧.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侧在1、2、3、4周VEGF的表达均比对照侧强,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侧在 2、3、4周BMP-2的表达均比对照侧强,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静磁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加强BMP-2、VEGF的表达.自制稀土永磁夹板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颞部小切口配合自制外固定夹板在颧弓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颧弓骨折
小切口
自制外固定夹板
复位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
中药治疗
实验研究:综述
独正杆有效部位促骨折愈合作用
独正杆
有效部位
骨折愈合
云南白药
仙灵骨葆联合益生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的愈合作用
仙灵骨葆
益生菌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制稀土永磁夹板对骨折愈合作用的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稀土永磁夹板 静磁场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类 骨折愈合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2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4-33|R341|R687.3|R312
字数 4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287.2007.03.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前贵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15 61 4.0 7.0
2 马志新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28 148 7.0 11.0
3 李晓东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23 157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土永磁夹板
静磁场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类
骨折愈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骨科杂志
双月刊
1008-0287
34-1166/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147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7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