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黄河兰州段两岸96条泥石流沟为例,利用分形理论的统计自相似性,对泥石流沟数的累计分布随沟道比降、汇水面积和沟道长度等形态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不同流域形态要素的分维进行了比较.认为:黄河兰州段泥石流沟的形态要素均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 其中汇水面积分维最小,沟道长度次之,沟道比降最大,说明汇水面积对沟谷及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
推荐文章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形态非线性研究
泥石流
成因分析
土壤侵蚀
侵蚀分析
嘉陵江
黄河孟—兰段南北两岸降水变化对比分析
黄河
孟津—兰考区间
两岸
降水
对比分析
两岔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危害性分析
两岔沟
泥石流
发展趋势
物理力学参数
西南某泥石流沟泥石流发生率的研究
西南地区某泥石流
泥石流
降雨条件
粒度
发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兰州段两岸泥石流沟形态非线性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泥石流沟 兰州河段 黄河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水土保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P642.23|TV882.1
字数 23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07.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万雄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33 115 6.0 9.0
2 刘有录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57 4.0 7.0
3 李建林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8 6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形维数
泥石流沟
兰州河段
黄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