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种植体法研究7.5~15.5 岁个体髁突每年的生长变化, 并探讨此阶段髁突生长方向.方法:研究样本包括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口腔正畸科Dr. Mathews自1967~1972 年之间收集的用于长期追踪观察的13 例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I类个体(女8,男5).该组个体在拍摄初始的X线片前,根据Bjork种植体法,在下颌相应的位置置入3颗钛种植体,此后自7.5~15.5 岁每年拍摄头颅侧位片.根据下颌体置入的种植体建立参照线(X轴,Y轴),并以此作出相应的线距和角度测量.结果:髁突点及髁突上部最大的骨质沉积发生在11.5~12.5 岁,分别为(3.61±2.58) mm 和(3.28±2.17)mm.髁突后点在8.5~9.5 岁骨质沉积量最大,平均为(1.92±1.16) mm.经髁突后点(PC)的升支切线与X轴所成的交角(CRO)自7.5~15.5 岁持续减小.结论:通过对13例未经正畸治疗的个体7.5~15.5 岁期间髁突生长的量化研究表明,该组个体髁突的生长方向为向前向上.
推荐文章
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
种植体周围炎
预防
玉米种植体系的研究进展
玉米
套作
水肥耦合
转基因
Zimmer 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围术期护理
Zimmer 种植体
即刻种植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种植体法研究7.5~15.5 岁个体髁突的生长变化
来源期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髁突 种植体 生长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733.2007.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岩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4 5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髁突
种植体
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3733
61-1062/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52-9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6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