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借助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在对孤南洼陷进行油源、沉积、构造精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成藏动力学、层序地层学、流体势分析等理论,对孤南洼陷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该区沉积上其下第三系为河流、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储层分布受相带控制,构造上为孤东、孤南、垦利、垦东6断层形成洼陷的边界断层,各种阶梯状断裂带及断层交汇形成了丰富的圈闭类型。油气成藏平面主要受构造控制,环带状分布,迭合连片,纵向上受沉积体系控制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推荐文章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馆陶组
成藏
疏导体系
构造脊
孤南洼陷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油气藏形成
生储盖组合
断裂
控制
因子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油气成藏期分析
生烃史
饱和压力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
渤南洼陷
临南洼陷扭张构造油气成藏特征
临南洼陷
扭张构造
成藏控制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孤南洼陷油气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之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孤南洼陷 烃源岩 辫状河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劲松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孤南洼陷
烃源岩
辫状河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之友
双月刊
1004-0862
13-1057/TQ
北京市朝阳区农光南里1号龙辉大厦1006
出版文献量(篇)
146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