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有形和无形心理创痛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受灾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和应付的关系,为心理救助提供依据.方法 对52名在印度洋地震海啸中国大陆受灾者,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进行测试,对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名在印度洋地震海啸中国大陆受灾者,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上低于全国常模.结论 受灾者及相关人员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情况下遭受打击,在短时间内完全打破了个人常规反应模式,对人们的心理损害是巨大的,潜藏在心中的恐惧和忧虑难以消除,因此,我们应及时地采取心理救助技术,减轻或避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推荐文章
印度洋地震海啸(2004-12-26)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印度洋地震海啸
巨大灾害损失
岛屿变形
构造
板块挤压
海啸预警系统
对中国的警示
东南亚和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的关系
中国大陆
地震活动
相关分析
北印度洋苏门答腊和莫克兰俯冲带地震海啸综述
北印度洋
海啸
地震
莫克兰俯冲带
苏门答腊俯冲带
古海啸研究
中国大陆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结构
投资结构
消费需求结构
失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印度洋地震海啸中国大陆受灾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心理帮助 印度洋地震海啸 受灾者 应付方式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4
字数 2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6315.2007.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建华 1 22 1.0 1.0
2 杨彦波 1 22 1.0 1.0
3 钱铭怡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78)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理帮助
印度洋地震海啸
受灾者
应付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综合临床
双月刊
1008-6315
12-1361/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18-5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710
相关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英文译名: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si.ac.cn/wjf/jjh/jjh.htm?classid=020701&className=%E5%9C%B0%E9%9C%87%E8%81%94%E5%90%88%E5%9F%BA%E9%87%91%E4%BC%9A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