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PIC粒子模拟方法,结合对同轴结构二极管工作模式的半解析描述,研究了离子存在与否对rod-pinch二极管(RPD)工作特性的影响.模拟给出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不同时刻电子和离子的相空间分布以及空间电流分布等.结果表明随着电流逐渐增大,其工作模式从空间电荷限制流依次向弱箍缩流和磁绝缘流转变.只有存在离子的情况下,电子才能沿着阳极杆表面运动并在其末端发生箍缩,表明RPD中离子电流的存在对于RPD工作是必需的.
推荐文章
Rod-pinch二极管理论及数值模拟
Laminar模型
Rod-pinch二极管
数值模拟
阻抗特性
等离子体密度对预充等离子体阳极杆箍缩二极管工作特性的影响
等离子体密度
预充等离子体阳极杆箍缩二极管(PFRPD)
鞘层
空间电荷限制流
预充等离子体密度对杆箍缩二极管特性的影响
预充等离子体杆箍缩二极管
等离子体密度
数值模拟
电子沉积密度轴向分布
侧向焦斑
串级二极管工作过程的电路分析
串级二极管
脉冲硬X射线
强流电子束
电路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对rod-pinch二极管工作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闪光照相 rod-pinch二极管 PIC粒子模拟 X射线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脉冲功率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7-1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L503
字数 3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卫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68 501 14.0 19.0
2 陈林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55 229 8.0 13.0
3 邓建军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68 399 10.0 16.0
4 姜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闪光照相
rod-pinch二极管
PIC粒子模拟
X射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