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创始人.胡适在尝试"白话诗"创作的动机,是为了证明"白话语词"也可以入诗.不过,后来胡适所提出"诗体大解放"的理论实质,却是"打破中国传统诗歌形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之中所列举的众多传统白话诗人的诗歌作品,证明了白话语词可以入诗的观点,同时证伪(而不是证明了)他的"诗体大解放"的诗学主张.胡适不能区别"白话语词入诗"和"诗体大解放"的两种诗学主张的不同学理,源于胡适对于白话概念的模糊认识、以及他对于白话诗概念的两次不同定义.
推荐文章
胡适对新诗传统的初步建构
新诗传统
胡适
尝试精神
想象方向
建构
白话诗及新诗革命的政治背景
汉语诗歌
白话诗
新诗革命
改良
革命
政治激进主义
五四新诗革命中的“散文诗”
文学革命
散文诗
概念的误读
文体意识生成
矛盾性内涵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国资国企赶超跨越
思想大解放
国企
国资
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讨论活动
坚定性
自觉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白话语词入诗"到"诗体大解放"——胡适新诗主张的形式问题分析
来源期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胡适 现代文学 白话诗 白话语词 诗体大解放 诗歌形式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7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219.2007.1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黎志敏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30 5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适
现代文学
白话诗
白话语词
诗体大解放
诗歌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月刊
1673-2219
43-1459/Z
大16开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33
总下载数(次)
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