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4个不同玉米自交系正反交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并对不同组合的F1的不同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品种间的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每个组合的正反交种子在大多数性状上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细胞核的遗传占主导地位,造成正反交差异的细胞质遗传所在比例较小.但每个组合的正反交组合均有差异明显的性状,同时每一性状均有正反交差异明显的组合,这说明细胞质的遗传在玉米性状表现起一定的作用.
推荐文章
欧李正反交F1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欧李果实
正反交F1
遗传倾向
果实性状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
毛泡桐×白花泡桐
白花泡桐×毛泡桐
自然接干性状
遗传变异
比较研究
毛泡桐×白花泡桐正反交F1杂种优势形成的逆境生理学基础
毛泡桐×白花泡桐
正反交F1
杂种优势
逆境生理学基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F1主要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正反交种子 主要性状 差异性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3.03
字数 3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07.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泽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47 460 14.0 20.0
2 祝云芳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31 338 11.0 18.0
3 陈华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8 39 3.0 6.0
4 王天宇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7 4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正反交种子
主要性状
差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