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鹿角场-李子坝构造嘉陵江组地层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地质、测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分析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孔隙、裂缝-孔隙型.储层基质孔隙小、渗透率低,裂缝成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根据裂缝介质中地震波传播原理,利用二维分形算法对嘉陵江组嘉二2、嘉二1~嘉一裂缝发育进行了平面分布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测井解释结果符合程度高,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参考资料,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推荐文章
蜀南地区东南部嘉陵江组油气富集规律
四川盆地
泸州
东南部
早三叠世
油气富集
规律
控制
因子
塔中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
塔里木盆地
裂缝(岩石)
地震勘探
数值模拟
预测
川南地区嘉陵江组地震相特征及勘探有利区预测
四川盆地
早三叠世
地震相分析
储集层
预测
油气勘探
有利区
碳酸盐岩喀斯特溶洞和裂缝系统的地震模拟与预测
碳酸盐岩缝洞发育带
地震正演模拟
预测
等效地质模型
有效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鹿角场-李子坝嘉陵江组碳酸盐岩裂缝预测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 二维分形 地震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3
字数 23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7.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仕军 43 437 13.0 18.0
2 孙建库 5 64 4.0 5.0
3 文中平 3 21 2.0 3.0
4 李其荣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4 36 3.0 4.0
5 彭才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
裂缝
二维分形
地震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