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2004年春季,对高寒地区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的集群与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设置了35个有代表性的样线.大嘴乌鸦的集群大小以小规模为主,特别是以配对的形式进行繁殖活动(占46%),平均每群(±SD)1.9±1.1只.大嘴乌鸦栖息的生境类型主要划分为电线杆生境、住宅区生境、土堆-矮桩生境、树林生境和草地生境等,其中大嘴乌鸦在住宅区生境、土堆-矮桩生境中的集群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显示出它们特有的反捕食策略和取食特性.在大嘴乌鸦3种主要的活动中,觅食行为主要集中在中午一段时间(12∶00~14∶00),飞行行为高峰在下午(16∶00~17∶00),上午活动比例最高的是停息行为(07∶00~12∶00).这些都说明了它们长期地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性.
推荐文章
福州地区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春季活动规律初探
中华蜜蜂
电子标签
出巢活动
采集时间
寿命
冬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比较
冬季
春季
矮岩羊
集群特征
竹巴笼自然保护区
笼养东北虎春季行为及活动规律观察
东北虎
笼养
行为
活动规律
佳木斯地区冬、春季大-暴雪成因分析
大-暴雪
物理成因
卫星云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地区大嘴乌鸦春季集群与活动规律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嘴乌鸦 高寒地区 集群大小 生境类型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资料与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686.7
字数 41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07.0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小明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3 2382 29.0 43.0
2 王正寰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464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嘴乌鸦
高寒地区
集群大小
生境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