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 ℃,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 7.5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PDA、YA和PS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较快.病菌对麦芽糖、葡萄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和氮源.供试的7种药剂中2.5%适乐时对玉米苗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盆栽防效试验以2.5%适乐时1:350包衣效果最好.
推荐文章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樟子松
枯梢病
生物学特性
核桃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
核桃
核桃枝枯病
核桃枝枯病生物学特性
核桃枝枯病化学防治
刺龙芽回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刺龙芽
回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番茄青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番茄
青枯菌
生理小种
演化型
序列变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苗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苗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4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07.03.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建宇 55 668 15.0 24.0
2 邢小萍 67 920 18.0 26.0
3 李洪连 148 2274 27.0 40.0
4 刘春元 34 243 10.0 14.0
5 赵利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苗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