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痉挛(CV)的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0例,出血停止后5~10 d行MRA检查,CTA在MRA后24 h内进行.每例CV检查5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ICA),大脑中动脉(MCA)M1、M2段及大脑前动脉(ACA)A1、A2段.CV根据管腔直径分为:无痉挛、轻度痉挛(管腔缩小<30%)、中度痉挛(管腔缩小30%~50%)、重度痉挛(管腔缩小>50%).结果 MRA与CTA对全部5个位置CV程度检出的一致性达到82%,相关因子为0.76,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MRA对无痉挛(89%)及重度痉挛(100%)的检出与CTA的相关程度高(r=0.85~0.91),对轻度痉挛(56%)及中度痉挛(67%)相关程度稍差(r=0.21~0.51).结论 MRA对近端血管无痉挛或者严重痉挛的检出率高,对远端轻度及中度痉挛患者的检出稍差.
推荐文章
脑血管造影术后血管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血管痉挛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后循环缺血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加权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
诊断价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
磁共血管造影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正常脑血管的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三维重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对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诊断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4-12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07.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成林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 127 856 15.0 21.0
2 胡元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影像科 21 118 6.0 10.0
3 李春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影像科 11 58 3.0 7.0
4 俞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药剂科 2 25 1.0 2.0
5 王立振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影像科 7 44 3.0 6.0
6 吕涵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影像科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基层医药
半月刊
1008-6706
34-1190/R
大16开
淮南市洞山中路16号
82-94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1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92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