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青光眼术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UBM(Humphrey 840型,扫描频率50 MHz,扫描深度范围5 mm×5 mm)对96例96只眼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经药物降压后常规进行术前检查.结果:睫状体多发性囊肿4例4只眼(4.1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4例24只眼(25.00%).睫状体囊肿表现为睫状体交界处大小不一边界清楚,壁薄,腔内少或无内回声反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表现为巩膜与睫状体脉络膜之间存在一无回声区,睫状体平坦部层间分离,与巩膜和脉络膜之间的无回声区沟通,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患眼的前房深度(1664±421 μm)与对侧健眼的前房深度(2443±365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UBM检查可发现睫状体部位的细小肿物,区分肿物性质,并提供其部位、大小,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UBM还可发现术前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揭示手术前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原因,以指导青光眼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治疗.
推荐文章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期
围术期
护理
钝伤性青光眼合并晶状体脱位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眼球钝挫伤
晶状体不全脱位
继发性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结构
超声生物显微镜评价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来源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多发性囊肿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5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5.2
字数 1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87.2007.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怀进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156 595 11.0 17.0
2 张黎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6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多发性囊肿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4-7887
32-1807/R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28-1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5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