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美国的商标司法实践中,针对商标侵权的抗辩主要表现为对商标自身属性的质疑,如所涉商标为尚未获得第二含义(Secondary Meaning)的描述性商标或利用欺骗手段获得的商标注册等.
推荐文章
商标囤积的法律规制
商标囤积
认定
成因
法律规制
浅谈英汉商标的翻译
商标翻译
中外文化差异
民族色彩
浅论“第二含义”商标法律保护
第二含义
获得显著性
立法保护
法律规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国商标法中关于描述性商标的合理使用原则
来源期刊 中华商标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环球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伊晴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商标
月刊
1006-7531
11-3655/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甲5号院白云时代大厦1号楼B座1408室
82-49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