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脉冲Nd:YAG激光作用在铝、铜靶上,研究了不同入射激光能量下冲量耦合系数和离焦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功率密度情况下冲量耦合系数和光斑直径的关系.实验表明铝靶在入射激光脉冲能量由75.8 mJ增加到382.3 mJ时,冲量耦合系数峰值对应的最佳离焦量由-10 mm处远离焦点向透镜方向移到-18 mm,而对应的激光功率密度仅由2.0×109 W/cm2增加到3.9×109 W/cm2;铜靶实验规律和铝靶类似.等离子体屏蔽的吸收作用导致了冲量耦合系数达到最大值后迅速降低.铝靶在入射激光功率密度由0.7×109 W/cm2增大到1.0×1010 W/cm2时,冲量耦合系数随光斑直径增大而增大,对应变化斜率由5.2×10-5 N·s/(mm·J)增大到49.2×10-5 N·s/(mm·J),表明了稀疏波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削弱作用随入射激光功率密度增加而增加,随光斑直径增大而减小.
推荐文章
功率密度对等离子体冲击波力学效应的影响
激光技术
功率密度
等离子体冲击波
冲量耦合系数
靶结构对激光等离子体动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激光等离子体
推进
动量耦合系数
激光烧蚀冲量耦合系数解析计算模型
激光烧蚀
冲量耦合系数
电离度
空间碎片
等离子体三波耦合系统的混沌控制
等离子体
三波耦合
混沌控制
倍周期分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子体屏蔽和稀疏波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等离子体屏蔽 稀疏波 冲量耦合系数 力学效应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5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O381|TN249
字数 26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建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172 1702 21.0 27.0
2 沈中华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128 1273 20.0 26.0
3 倪晓武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227 2204 23.0 31.0
4 章玉珠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9 56 5.0 7.0
5 王广安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10 4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子体屏蔽
稀疏波
冲量耦合系数
力学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