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一些理论质疑富血小板血浆对骨前体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本实验拟验证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试验室(省级)完成.①实验方法:抽取6名健康志愿者髂前上棘骨髓5 mL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扩增,静脉血10 mL以二次离心法制得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时富血小板血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富血小板血浆组加入富血小板血浆使终浓度为100 g/L,单纯血清培养组仅加入等量胎牛血清.培养后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为胞质中呈现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③矿化结节染色: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同上.培养后第19天以0.1%茜素红-Tris Hcl(pH 8.3)37℃下放置30 min,矿盐沉积染色阳性为红色.④Cbfa1基因表达: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同上.培养后第3,7,12,16天RT-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fa1基因的表达.⑤形态学观察:实验过程中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培养后第7天,富血小板血浆组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数量较单纯血清培养组明显减少,且阳性细胞内灰黑色颗粒也明显减少,为弱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矿化结节染色结果:培养后第19天,单纯血清培养组可见细胞表面有较多的矿盐沉积,但未形成明显的矿化结节.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表面只有稀少的矿盐沉积.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fa1 mRNA的表达:培养后第3,7,12,16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单纯血清培养组与富血小板血浆组cbfa1基因表达量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点两组间cbfa1基因的表达基本相似.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富血小板血浆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旺盛,细胞达到单层汇合的时间较单纯血清培养组明显缩短.单纯血清培养组细胞在完全汇合后开始出现聚合现象(14~16 d),但趋向性不明显,未完全形成团簇;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在完全汇合后未出现聚合现象,细胞密集生长.培养初期两组细胞以梭形为主,多角形细胞较少,培养至14~16 d单纯血清培养组多角形细胞较富血小板血浆组增多.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分泌与矿盐沉积,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直接效应是抑制其分化.
推荐文章
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电磁场
成骨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机制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柚皮甙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柚皮甙
富血小板血浆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Ⅰ型胶原
碱性磷酸酶
成骨分化
黄芪多糖对X线辐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黄芪多糖
辐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的影响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年,卷(期) 2007,(28)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4-54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7.14
字数 7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7.28.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富血小板血浆
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