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4 mm和10 mm厚5A06铝合金为实验材料,对激光-钨极氩弧(TIG)双面焊(LTDSW)的焊接特性进行了研究.该工艺充分利用了激光和钨极氩弧两种热源相互作用的优势,不仅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焊接过程与美观的焊缝成形,还具有显著增加接头熔深、减少焊接缺陷、提高焊接生产率和降低焊接成本等优势,实现了在小功率(1.0 kW)激光条件下4 mm厚铝合金板的可靠连接.与激光焊相比,激光-钨极氩弧双面焊的气孔数量有所下降,气孔分布位置主要受激光和电弧能量匹配关系的影响,气孔数量和大小主要取决于焊接热输入的大小.激光-钨极氩弧双面焊的接头抗拉强度为310 MPa,约为母材强度的88%.
推荐文章
高压钨极氩弧自动焊接
压缩空气
高压焊接
钨极氩弧焊接
高压焊接试验舱
自动焊接试验样机
铝合金螺旋焊管双面双弧TIG焊接技术
焊接
铝合金螺旋焊管
双面双弧脉冲波控TIG焊接
焊接工艺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和钨极保护焊焊接件残余应力的中子衍射研究
残余应力
中子衍射
2219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钨极保护焊
铝合金激光焊接工艺特性研究
铝合金
激光焊接
复合焊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合金激光-钨极氩弧双面焊的焊接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钨极氩弧双面焊 焊缝成形 能量利用率 气孔 抗拉强度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6-17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456.7
字数 26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7025.2007.1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 4995 40.0 59.0
2 陈彦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6 1482 22.0 34.0
3 李俐群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9 1164 19.0 32.0
4 苗玉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231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技术
激光-钨极氩弧双面焊
焊缝成形
能量利用率
气孔
抗拉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