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纳米碳酸钙(nano-CaCO3)表面恰当处理后,与聚氯乙烯(PVC)、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弹性体(VC-BA)组成三元复合体系,详细研究了该复合体系的加工工艺及其组成与所制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当复合母粒中VC-BA与CaCO3的质量比为2∶3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CaCO3对材料具有补强作用,并且CaCO3和VC-BA能协同增韧PVC,使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当PVC和复合母粒质量比为100∶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9.5 kJ/m2,拉伸强度仍高达51.0 MPa.
推荐文章
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纳米碳酸钙
聚丙烯
钛酸酯偶联剂
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成型工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环氧树脂
纳米碳酸钙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聚二甲基硅氧烷/碳酸钙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粘弹体系
悬浮液
表面改性
碳酸钙
流变学
聚二甲基硅氧烷
PVC/(VC/EA)/n-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聚氯乙烯
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纳米碳酸钙
复合材料
制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VC/VC-BA/纳米碳酸钙复合体系组成及加工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弹性体 纳米碳酸钙 增韧 补强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7.8
字数 3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320.2007.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涛 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23 107 6.0 9.0
2 张晓东 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86 559 12.0 17.0
3 王士财 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43 249 10.0 11.0
4 李宝霞 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33 266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氯乙烯
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弹性体
纳米碳酸钙
增韧
补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化工
月刊
0253-4320
11-2172/TQ
大16开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082-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09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5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