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液相分散沉淀法,以邻苯二甲酸酐和醋酸锌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分散剂聚乙二醇200(PEG200)的用量及溶剂中醇-水的配比,初步研究了纳米邻苯二甲酸锌盐的合成及形貌变化条件,并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物相、晶体结构及尺寸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剂中醇-水比大于2∶1有利于纳煽动棒的生成.
推荐文章
邻苯二甲酸淀粉单酯的制备与表征
邻苯二甲酸淀粉单酯
可溶性淀粉
邻苯二甲酸酐
结构表征
邻苯二甲酸酯纤维标样的制备及其性能检测
邻苯二甲酸酯
实物标样
拉伸性能
均匀性
稳定性
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检测
邻苯二甲酸酯
前处理
色谱技术
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
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闭环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形貌的纳米邻苯二甲酸锌盐制备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 邻苯二甲酸 锌盐 形貌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3-8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4.24+1|O625.51+1
字数 2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07.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培新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82 848 15.0 24.0
2 刘剑洪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80 2389 27.0 40.0
3 张黔玲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4 537 14.0 21.0
4 洪伟良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7 975 17.0 29.0
5 李翠华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4 84 5.0 8.0
6 李琳琳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 19 2.0 2.0
7 朱才镇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1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
邻苯二甲酸
锌盐
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