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99mTc-MIBI + 18F-FDG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价心梗患者存活心肌对左心功能的影响,以便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有心肌梗死并接受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9~83(平均60.8)岁.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不全组(A组)27例,心功能正常组(B组)21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20mCi(740MBq)和18F-FDG 8~10 mCi (296~370MBq)后行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DISA)显像.扫描仪器采用GE公司Discovery VH型双探头SPECT仪.结果 4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超声心动图示A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B组明显扩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B组明显减低;冠脉造影(CAG)2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缺损节段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r=-0.37,P<0.05;r=-0.40,P<0.05),LVEF与病变冠状动脉的支数无明显相关关系;术前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提示梗死区存活心肌愈多,术后心功能改善愈明显,而梗死区无存活心肌患者术后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 99mTc-MIBI + 18F-FDG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是评价心梗后存活心肌的理想方法,可以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血管重建术的风险评估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推荐文章
双核素心肌显像评价心肌梗死PCI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心肌梗死
双核素心肌显像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灌注损伤
氟代脱氧葡萄糖
甲基异腈类化合物
心脏电机械标测与核素心肌显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比较
心肌梗塞/诊断
心肌梗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显像评价存活心肌对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PCI术指导的临床价值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经腹,经皮冠状动脉
放射性核素血管显像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诊断应用 有机锝化合物/诊断应用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诊断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7-8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4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7.06.05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诊断应用
有机锝化合物/诊断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