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目前河南省杂交棉制种中所采用的自制授粉器授粉与直接授粉、小瓶授粉等辅助授粉方法的产量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授粉法成铃率最高,从而使其产量最高,达到1854.8 kg/hm2,综合效益最好;人工自制授粉器法授粉虽然最省工,但制种产量低,导致其效益下降,综合效益比直接授粉法低3 216元/hm2.
推荐文章
杂交棉人工制种基地的现状与发展
杂交棉
人工制种
基地
杂交棉制种不同种植模式效益比较分析
杂交制种
种植模式
效益分析
授粉时间和次数对厚皮甜瓜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厚皮甜瓜
杂交制种
授粉时间
授粉次数
种子产量
杂交棉合丰202高产制种载培技术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载培技术
高产制种
人工去雄授粉
品种区域试验
高产稳产
杂交棉品种
抗棉铃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棉人工制种不同授粉方法的效益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棉花 杂交制种 人工授粉 成铃率 综合效益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2
字数 21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7.10.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房卫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79 1256 21.0 32.0
2 路凤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4 105 6.0 10.0
3 孔景萍 6 5 1.0 2.0
4 毛建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0 53 5.0 7.0
5 焦宏廷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5 97 5.0 9.0
6 孙文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3 8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棉花
杂交制种
人工授粉
成铃率
综合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