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血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将6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病人分为2组:Ⅰ组32例为一般治疗组,Ⅱ组34例为乌司他丁(UTI)治疗组,分别检测Ⅰ、Ⅱ组出血后第1、2、4、7、10、14天血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变化情况,并检测第1、7、14天的肝功能.另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未出血病人20例,检测血浆ET-1、TNF-α,作为对照组.结果 出血后第7、14天,Ⅰ、Ⅱ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呈先升高后下降(P<0.05),但于出血后第14天Ⅱ组较Ⅰ组下降快.Ⅰ、Ⅱ组出血后第1天血ET-1、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后逐步下降.Ⅱ组ET-1、TNF-α下降较Ⅰ组快,具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组血ET-1、TNF-α下降指数与TBIL增高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大出血后ET-1、TNF-α升高对肝功能的损害有重要作用,应用UTI治疗可抑制TBIL、ALT、AST、ET-1、TNF-α等的升高,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推荐文章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T-1、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
肿瘤坏死因子
内皮素
IgE
肝硬化患者血浆NO、Lpo、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变/病理生理学
一氧化氮/分析
过氧化脂质/分析
@内皮素-1
肝硬化患者的血氧变化及临床意义──附62例分析
肝硬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
肝硬化患者血中LPS、TNF-α、sCD1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
子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硬化出血病人血ET-1及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乌司他丁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3-9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2208.2007.11.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乌司他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月刊
1005-2208
21-1331/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8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19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