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选择了上海这样一个发达地区的中远郊区作为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地点,以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价乡村进步的标准上,农民尤其突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而社会广为关注的经济收入增长并没有被农民优先考虑。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但在文化精神生活领域却明显“缺位”。市场化和乡村发展在引发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消解上述问题的“积极因素”。政府政策响应的内容通常也是农民呼声或愿望表达最强烈的方面,例如对农民的收入、就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关注最为突出,农村环境治理次之,而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则容易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政策所“遗忘”。所以,新农村建设政策倾向于响应农民最关心的、最显性的问题,而农民忽视或感知不强烈的隐性问题通常在政府的政策议程中缺乏重要的位置。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民观念中的乡村发展及其公共性问题——关于发达地区乡村农民的田野调查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含义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农民观念 乡村发展 公共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F32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德余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82 1022 17.0 30.0
2 方志权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11 114 4.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民观念
乡村发展
公共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
月刊
1671-3427
11-4728/F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45号兴发大厦
出版文献量(篇)
9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