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3个小麦材料与不同玉米品种进行杂交,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100 mg/L 2,4-D溶液和3%DMSO与2,4-D配比处理两种方法诱导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结果表明,在不同DMSO处理中,2%体积分数的DMSO最佳处理平均得胚率最高为15.8%,3%处理最低(7.1%),二者差异显著;在激素配比试验中,以授粉后48 h采用小花滴注100 mg/L 2,4-D溶液、授粉后72 h再次采用小花滴注并穗下茎节注射3%DMSO的100 mg/L 2,4-D溶液的处理得胚率最高(14.1%),但与3%DMSO的2,4-D 1次处理(13.4%)、2,4-D 1次处理(12.7%)、2,4-D 2次处理(10.6%)和3%DMSO的2,4-D 2次处理(12.6%)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这5种处理的得胚率均与对照和未授粉只进行3%DMSO的2,4-D 1次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
推荐文章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
小麦×玉米
单倍体
激素处理
培养基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研究进展
玉米花粉
小麦
单倍体
影响因素
划胚方法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
玉米
秋水仙素
单倍体加倍
培养基和基因型对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效率的影响
小麦×玉米
单倍体
胚培养
培养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处理对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胚频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单倍体 2,4-D 二甲基亚砜 得胚率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3-1599
页数 7页 分类号 Q321+.3
字数 4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025.2007.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78 1478 24.0 34.0
2 王成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1 450 11.0 20.0
3 闫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7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玉米
单倍体
2,4-D
二甲基亚砜
得胚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植物学报
月刊
1000-4025
61-1091/Q
大16开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5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