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医者的审美是在口腔修复体制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医者面对一件自己以技术手段完成的良好修复体,会感到一种审美的愉悦。一切修复行为所产生的产品——修复体,都是医者以恢复患者口腔生理功能为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口腔修复技术的操作规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当修复体实现它的预定功能,合目的性与规律性达到和谐的统一,医者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修复体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口腔修复体的功能美。在这个过程中,医者通过外在自然的人化,达到自身内在自然的人化,医者不断通过修复体的产生,逐渐有了对修复体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说医者最初的审美活动就是对修复体的功能美的感受。我们研究医者与修复体的审美关系,不能只靠研究艺术美,还要研究修复体的功能美。只有通过对修复体的功能美的研究,才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医学美的本质理解。
推荐文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栓塞修复过程中AE信号分析
数值模拟
木质部
栓塞修复
AE信号
生态修复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以POPs污染土壤为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态修复
耦合
大型支承辊堆焊修复过程的温度控制
大型支承辊
堆焊修复
温度控制
温控装置
温控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腔修复过程中修复体功能美的产生及特征
来源期刊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口腔修复体制作 功能美 修复过程 口腔生理功能 口腔修复技术 操作规律 美的本质 医者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
页数 1页 分类号 R78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杰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37 186 7.0 11.0
2 费涛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16 7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腔修复体制作
功能美
修复过程
口腔生理功能
口腔修复技术
操作规律
美的本质
医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与哲学(B)
月刊
1002-0772
21-1093/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大连医科大学《医学
8-1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8790
论文1v1指导